第六次党代会

MENU
您所在的位置: 首 页 » 正文

【基层优秀党建案例】红色•青春•兴农——农学院党委党建品牌案例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立足自身实际,通过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激发青春能量、担当兴农使命为主要内容的“红色•青春•兴农”党建品牌创建,切实强化党建工作与学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融合,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强农兴农初心,勇担“服务三农”使命,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出一条新时代涉农高校基层党委强党建促发展、创品牌担使命的成功经验。

一、品牌名称及理念

品牌名称:红色•青春•兴农

品牌理念:红色党建:以红色教育为主线,传承红色基因;青春党建:共产党人永葆青春心向党;兴农党建:坚决扛起强农兴农富农的使命担当。

二、 主要做法

(一)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一是党员带头讲好红色故事,坚定信仰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农学院深化党员红色教育体系,用活红色资源,讲活历史故事,推出“红歌中的党史”主题党课,持续推进“红色基因进课堂”。2021年5月21日,《山西青年报》07版宣传报道农学院积极组织开展“百名党员讲党史”活动,活动在“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上下功夫,努力用党史里的红色小故事开展学习教育,用故事里的真情感染师生。活动反响强烈,全院师生充分用好山西的红色资源,在深学细悟中感受信仰之光, 在务实笃行中汲取奋进力量。用生动感人的党史小故事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讲清楚、讲透彻,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正是农学院党员红色教育体系的鲜明特色。

二是拓展党员教育红色基地,增强感染力。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学院党委在规范支部建设的同时,充分运用我省和我校的红色资源,依托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展馆开展线上参观党史展览和纪念场馆系列活动,组织线上参观刘胡兰纪念馆、线下参观马克思主义在农大展等活动,组织观看红色革命历程电影《建军大业》,将党性教育融入到党员的日常管理活动中,由“灌输式”转为“融入式”,形成上下互动、入脑入心的党性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深学细悟中感受信仰之光,在务实笃行中汲取奋进力量,铭记了光辉历史,传承了红色基因,筑牢了红色堡垒。

三是建设党建宣传红色阵地,提高影响力。学院党委主动抢占党建工作宣传新高地,充分发挥党建阵地的宣传教育、辐射带动、示范引领的功能,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紧密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和党建工作需要,持续建设红色阵地,通过学院党建宣传网和党建微信公众号“红小農”,实现“把支部建在网上,把党员连在线上”,持续扩大了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建好党建工作线上生态链,使广大党员在耳濡目染中增强党性,坚定广大师生党员的理想信念。

(二)凝聚活力因子,调动青春力量

一是开展“青春行动”,壮大骨干队伍。在青年学生党员干部中实施旨在提升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素质的“向上计划”,通过系统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活动,进一步提升学院学生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及感恩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教职工中实施“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在思想上、业务上尽快成熟,早日成长为业务骨干,引导有干劲、有想法、有能力的青年师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是搭建“青春舞台”,凝聚活力因子。院党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持续提炼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主题党日活动主线, 将“世界观”“方法论”“农耕文化”“三农服务”“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融入在平时的团学活动、党支部“三会一课”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有用、有趣、有启发、能记住。通过搭建学生活动舞台,引导青年党员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释放青春能量,最终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目的。例如,通过“学习'四史'、知农爱农”知识竞赛,党员们对应知应会的知识点的认识更深化了一层,对党史党建理论的理解更加鲜活,对农学专业知识的领悟更加扎实。比赛不为赛而赛,更注重寓赛于乐、边赛边学,达到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的目的,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用结合的效果。

三是组建“青春团队”,助力创新创业。院党委努力打造创业“五个工程, 即联系一批创业导师、挖掘一批创业团队、开展一系列创业培训、打造一批创业基地、培育一批创业之星。开展“’兴农杯’创新创业大赛线上宣讲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宣讲”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已有4支创业团队入驻各级各类园区。获批“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14项。

(三)助力乡村振兴,担当兴农使命

一是聚焦实践育人,厚植“三农”情怀。学院党委坚持“实践育人”导向, 凝练专业优势、完善教学体系,夯实专业发展基础。组建由学院领导、专家教授、学生党员干部等构成的乡村振兴实践服务队伍,开展省情社情观察、理论普及宣讲、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典型人物专访、红色精神传承等活动。积极探索“咨政实践育人”新模式,将“咨政服务”与“实践育人”结合、将技术需 求与品牌调研结合、将专题培训与调研过程紧密结合、将调研总结与调研激励结合,2019年主动领办了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全省首届“农产品品牌专题调研”活动, 123名学子深入全省117县(市、区),首次系统调研了全省1927家企业的初级农产品品牌。既为政府摸省情、探农情和科学决策提供智库建议,也为学生实 践开辟了新课堂,引导教育青年学生扎根三农,立志努力成长为“一懂、两爱、三有”的新农科人才。

二是服务农业发展,助力科技兴农。为增强广大党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学院组织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熟悉基层情况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党员队伍(包括谷子、杂豆、高粱、病虫害防治、农田艺术设计、文化建设等团队),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咨询、服务以及成果推广,深入田间地头,结合脱贫攻坚工程,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在科技兴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作出贡献。

三是勇担时代使命,坚持强农兴农。以“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脱贫”为主题的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自2016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组织导师精心指导策划、分团委组织宣讲动员、广大同学积极参与落实, 奔赴贫困地区开展调研,参与联合实践行动,获得了丰硕成果。在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中获佳绩。五年来的实践,五年来的成果,学院师生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伟大事业,深度贯彻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秉持联盟宗旨和理念,切实担当强农兴农重大使命,阔步向前迈进。

三、初步成效

通过创建活动,精心打造了具有新时代内涵特征、体现农学院专业特色和师生认可的党建品牌。

一是将党建品牌建设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创新红色载体,提升了学习效果,党员的理论素养、政治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是将党建品牌建设和基层党支部建设有力结合起来,有效利用基层党支部政治优势,多角度、多元化促进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加强了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服务意识提升,激发了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三是将党建品牌建设同深入贯彻省委和校党委重要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院办校”改革,同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学院重点工作任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党建品牌建设促进学院发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和山西“特”“优” 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红色•青春•兴农”党建品牌创建,学院党委的引领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力得到提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建活力进一步释放,有效促进了党建工作与学院综合改革融合发展。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太谷校区
邮编:030801
电话:0354-628821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