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栽培科学 言传身教育人

发布日期:2022-06-01 作者:高志强 点击:

躬身栽培科学   言传身教育人

——记我的导师苗果园先生

山西农业大学 农学院 高志强


苗果园

苗果园,男,1935年9月生,山西河曲人,农学家、小麦专家、教育工作者。长期从事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生理、作物根土系统、小麦温光发育及小麦育种研究。曾主持国家级、省级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育成品种1个“山农129”,出版著作8部,发表论文50余篇,10余篇被SCI、ISTP、Agrindex(FAO)、WBTA(英联邦)及俄罗斯生物学杂志收录。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作物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小麦学组领导成员、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委员会委员、全国农业高校小麦研究会副理事长、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西北片组长、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作物学报》副主编及编委、麦类作物学报编委、山西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山西农学会理事、山西省小麦专家顾问组首席顾问、山西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曾应邀参加或主编、副主编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作物卷)》、《中国小麦学》、《中国小麦生态》、《作物栽培学(北方本)》、《作物生理学导论》、《小麦生态原理与应用》、《小麦生态系统》、《小麦栽培》、《山西小麦》、《东官庄旱地小麦》等著作。

由于他对旱作农业及生产的贡献,1989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农业部、林业部表彰奖励为支农扶贫先进个人,1992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获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7年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同年获中国教育工会授予的“师德标兵”称号,1998年被省教委聘为山西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同年被省教委、省人事厅授予“山西省模范教师”。2003年被聘为山西省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在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周年纪念活动中被选为“资深学者”。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都消失在记忆的长河里,但我追随导师的脚步,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却始终令我记忆犹新。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今天,我为大家讲一讲我的导师苗果园先生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方面的卓越贡献与丰硕成果,他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与治学作风为我们后来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由于苗先生在小麦栽培领域的卓越贡献和突出成就,1983年至2003年连续20年被农业部聘为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被山西省农业厅聘为山西省小麦顾问组首席顾问,由于他对生产的关心与贡献,1989年被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表彰奖励为支农扶贫先进个人,1992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获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7年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同年获中国教育工会授予的“师德标兵”称号,1998年被省教委聘为山西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同年被省教委、省人事厅授予“山西省模范教师”。2003年被聘为山西省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一、栽培耕作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丰硕

我经常与周围的同事、朋友、学生谈起我的导师苗果园先生对学科的贡献与他的学术思想。苗先生是1954年秋被调干保送到山西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同年被选拔为研究生继续深造,师从李焕章教授,正式开启了先生从事栽培耕作学科工作的生涯,先生突出的成果概括为旱地小麦栽培研究、小麦温光发育研究和作物根土系统研究。

1、立足田间调查研究,专注旱地小麦栽培研究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搞科学实践的时潮下,苗先生带领学生深入晋南各县进行调查研究,围绕小麦生育规律,完成了学术论文《农大183小麦分蘖、叶片、幼穗发育规律的研究》,揭示了小麦器官建成的相关规律,特别是主茎、分蘖叶片之间的对应同伸规律,该文1964年发表于作物学报,是我国较早且详尽地在该领域做出贡献的论文。

1972年,苗先生被派到晋南闻喜县东官庄进行驻点抓革命促生产。通过连续6年深入田间、晓行夜宿、吃住在农村的定点试验,提出了东官庄旱地小麦高产的三大栽培耕作技术规律,成为文革中抓革命促生产的一大亮点,吸引了省内外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带动了我国北方黄土高原旱作麦区生产的发展。1978年执笔完成13万字著作《东官庄旱地小麦》。

在此期间,苗先生还发现了磷肥在旱薄低产田的突出增产效果,揭示了旱薄低产田低产的主要原因,改变此前人们普遍认为的高产田缺磷、低产田缺氮、黄土高原石灰性土壤缺氮不缺磷、以及氮磷钾三要素氮为首的固定认识。极大地推动了旱地小麦包括水地低产小麦的施肥模式,也促进了其它谷类作物的磷肥施用,并在晋南全区以至全省迅速推广,成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旱地小麦大幅度增产的基本措施。

苗先生把他在东官庄村驻点、积极投身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与科学实践的6年(1972-1978年)看作是他学术生涯中最有意义、最具生产贡献的6年,也是确立他“农业科学必须服务于生产”思想的6年。牢固扎根于农业生产实践,真正做到把科学论文书写在田间地头。因此,作为农业部、山西省以及许多小麦生产市县的顾问,他几乎每年在小麦生产季节都奔走于生产第一线指导生产,受到国家农业部、林业部及教育部授予的支农扶贫先进个人的嘉奖,受到农业部对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的表彰。

2、揭示了我国小麦品种温光发育规律

1985年,苗先生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了金善宝主持的中国小麦生态研究,利用人工气候室系统模拟了我国小麦品种的温光发育特性,对冬小麦品种温光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小麦温光反应顺序并非完全先温后光的观点,品种对温光反映存在温敏型、光敏型、温光兼敏型的差异,不同温光类型品种主茎基本叶数与生态可变叶数的差异,以及与小麦冬春性进化演变过程的关系。围绕春化理论热点,提出了冬性品种短光可以代替低温春化的思路。在作物学报上连续发表三篇有关小麦品种温光互作对小麦生育影响的论文,合作研究成果《小麦品种温光特性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他对小麦温光发育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多方关注,美国康奈尔大学D.H.威尔斯Wallace、匈牙利科学院都来信请教,在康奈尔大学D.H.威尔斯Wallace和W.严威凯Yan所著的《Plant Breeding and Whole-system Crop Physiology》(1998年出版)一书中多处引用,并在书的前言中指名对他表示感谢。

3、提出“根土系统”概念,引深旱作栽培研究

苗先生认为作物栽培的理论基础是作物生物学、作物生态学和植物生理学,并把重点放在作物生态学的研究上,在以往小麦旱作研究基础上,深入到小麦根土系统研究,并向多种作物发展。发表于作物学报的多篇论文,重点研究了根肥、根水、根土微生物的相互关系与技术调控。研究揭示了旱地小麦种子根群理论、周年水分运行及垂直分布规律,阐明土、肥、水、根、苗生态系统,提出以肥养土、肥土蓄墒、水肥促苗、苗壮根深、以根调水、以根用水、开发利用土壤深层水、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的旱地高产土、肥、水、根、苗的辨证关系。旱地小麦亩产250㎏的茎叶光系统与根土系统的相关模型与图形表达受到学术界的好评。他与英国威尔士大学W.A安德姆(Adams)合作的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水分常数及不同降水年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加深了对旱地小麦“水土系统”认识。

二、作物栽培耕作学科建设的灵魂人物

苗先生的学术思想与科学理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作物栽培耕作学科的发展,他的科学成就稳定了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的科学研究方向——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研究、作物根土系统研究。苗先生主持的“黄土高原旱地小麦根土系统发研究”获山西省科技进步理论一等奖,还分别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这些成果是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获批山西省重点学科建设、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重要支撑。记得在申报省级重点学科时,苗果园老师、陆强老师、尹钧老师常常加班加点,苗老师是主要执笔者,负责材料的整体思想和方向凝练,是作物栽培耕作学科的灵魂人物。我和当时的办公室主任王新国老师给他们买方便面,打下手,收集资料,整理数据。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与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生理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小麦旱作栽培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传道、建业、树人,苗先生终身之追求

苗先生在教育战线上工作近50年,始终秉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理念,他一直追求做好三件事:一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和农业发展做出贡献;二是深化研究水平为专业学科做出学术贡献;三是为教育事业培养好学生与接班人。他认为学术有成是好学者,培养好超越自己的接班人才是好的教育家。他常说,事业是永恒的,个人生命是短暂的,培养好接班人才能使事业得到延伸;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但教育与科学事业是无限的。他还常讲农业工作者应当是半个农民,只有深入生产实践,才能有所发现,才会解决生产问题,才能为农民做贡献。因此他鼓励青年教师“青出于蓝胜于蓝”,“出于蓝”是过程,“胜于蓝”才是目的。他在学术上提倡放眼四海,不搞独门独户。从不唯我独尊,唯我独利。他热心鼓励帮助青年教师发表论文,但从不把名字放在前面。他为青年让路、铺路、接线、搭桥,使他们在科学园地中、在梯队建设中尽快成长。正是由于先生的高尚师德,使得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小麦旱作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目前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山西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落户我院。

四、传承优良师风,发扬敬业精神

我是1986年留校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工作的,1991年、1999年师从苗先生分别攻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主攻旱地小麦栽培研究及冬麦北移研究,近身感受了先生丰富活跃的科学思路与端正严谨的治学作风,追随先生在田间地头看苗、识苗,从中发现科学真理,以科学促生产。苗老师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工作日与休息日,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潘辛来研究员、王士英博士、侯跃生博士、刘安友博士、尹钧教授、郭平毅教授、杨武德教授等都是苗老师亲自指导和培养的,尹钧、郭平毅、杨武德、高志强等老师的早期研究生,如王宏富、王圆荣、高发旺、郭翠花、宋晓彦、董琦、贺立恒等都得到了苗先生的指导,这些学生目前已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承先生的科学精神与育人理念。先生在生活细节上不拘小节,我们记忆犹新的一个特点就是“经常落下东西”,有时是外套,有时是帽子,有时是钥匙,而且直到回到家里,如果你不说他都浑然不觉。但在工作事业上,他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我们总能在试验田、研究室看到先生孜孜不倦的身影。每次我们几个弟子去看望先生,他总会拉着我们,拿出过去的试验记录本、试验照片册,说“你什么时候有空,咱们一起来把过去的结果整理一下,出版一部山西旱地小麦著作,一部作物根系著作,或者一部温光发育著作”。这就是我的导师苗果园先生,也是现在的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希望能够传承优良师风,发扬敬业精神。

 

根土系统研究

 

温光发育研究

 

小麦栽培研究